9月26号那天,欧盟又开视频会了,场面看着不大,人都够分量。波兰、罗马尼亚、芬兰、立陶宛这些防长,一水儿中东欧面孔。大伙就只聊一个事——“无人机铁幕”,听着有点像科幻,实则焦头烂额。
铁幕咋建?想法挺简单硬生生用无人机、地面传感器这些玩意儿,整出一道横跨东欧的“电子围墙”,从挪威拉到波兰。啥意思?先侦察,后拦截,路上不放空。直接说了就是,最近局势越来越飘,欧洲人自己都慌得够呛。北约东翼天天传雷声,他们想给自己加个保险。
这事儿库比柳斯跳出来特别认真地解释。非要装进欧盟自己的“东翼监测”篮子里,这项目烧钱狠,不过SAFE计划会出大头。他还拍胸脯,说德国来带队,除了无人机、还得把地面传感器、机动平台、甚至卫星全装进锅里,搞个全天候无死角。但有意思的是,刚说完,台下就有人扒拉出疑点了。
其实头些天,波兰、罗马尼亚、爱沙尼亚都出来喊冤,说俄罗斯的无人机、军机明目张胆越线。俄国一副“甩锅怪”的架势,说完全没证据,这要是闹大,大家信谁都要拎清楚。可无人机能从哪来?也就俄乌那片天。欧洲人怂不住啊,前脚丹麦刚被无人机搅合得机场停摆,隔壁邻居心跳都跟着加快。不吹不黑,这届欧洲人,胆子比兔子大点有限。
库比柳斯会上那句掷地有声——“俄罗斯在测试我们底线,咱必须立刻回应。”气氛一下又紧绷。提个小插曲,那家楼下烤肉摊的大哥昨个还叨叨,说今年警笛声多过雷阵雨,台北夜市都少这热闹劲儿。
这次会,乌克兰也被请来了,身份不再是吃瓜群众。乌国防部长发了条社交声明,说这个“无人机铁幕”史无前例,乌克兰非搅和不可。他们乐意加入,还声称这等于给欧洲搭新防御大楼。库比柳斯顺势端水“我们想要乌克兰成为真伙伴”,就是防务圈子得给基辅留个正座。
绕开台面吹牛,乌克兰其实早就在无人机反击上折腾出门道了。便宜、实用、拦截率高,这是欧洲稀罕的。比如用声学传感系统识别空中小目标,然后调防空小组拦截,跟拿大炮轰麻雀可不是一回事。立陶宛、拉脱维亚看中了,也跟着学。其实让我突然想起菜场那会儿,黄瓜都涨到5块8一斤了,谁还舍得用导弹打破烂无人机?
今年冯德莱恩在《金融时报》上发文,说要砸60亿欧元做“无人机墙”。跟乌克兰搞“无人机联盟”,还要求整个欧盟一起维护,共同研发。真实打算,一环扣一环,生怕家丑外扬。欧盟内部却有人低声嘀咕了“都是各干各的,成不了气候,俄罗斯看着偷着乐呢。”
欧盟嘴上说忙,两条腿也没闲着。北约这边上马了“东部哨兵”任务,战机、预警、舰艇沿东翼撒一地。可是俄罗斯无人机屡屡越界,波兰、罗马尼亚脸上无光。核心原因捅破天也就一个字——贵。老系统拦截平价无人机,有点杀鸡用牛刀,经济账谁都会算。
再瞅瞅乌克兰,尴尬里又摸了新路。2023年底起,西方军援掉链子,他们只能自给自足——2022年自力更生只10%,2025年飙到40%左右。英国人也不傻,直接用乌克兰方案做新型拦截机,第一批就整出来1000架。而眼尖的外国厂商,开始一窝蜂来攒合作单子,在前线一线试验自己的“新鲜玩意儿”。
俄乌这仗,西方武器全开。有人说爱国者导弹拦下俄高超音速,“德国大炮寿命比理论还长”——说着热血,看着钱包也直哆嗦。法国的伯克哈德提了句丧气话,“别再一车一车买贵装备了,搞不好一年就过气”。这感觉,像新买的手机,转眼就淘汰。
说到资金,欧盟一共拿出1500亿欧元贷款,东翼国家能分去个千亿。美乌重建基金1.5亿美元也上线,第一拨是能源、矿产、基建。搞得乌克兰挺像“欧洲新厂房”,哪边有单子哪边蹦。
这一切,归根结底,是无人机不断飞进来带来的新变局。乌克兰靠自产无人机甩出口,欧盟加快拉拢基辅,归队机会近在眼前。只是欧盟不傻,只认合规那一套,乌国防工业别光说不练,标准、改革缺一不可。
9月10日这天,波兰一口咬定击落俄无人机,图斯克说“这是史无前例挑衅”。俄国防部低头称没打算动波兰,嘴上说愿和波兰谈,结果呢?安德烈·克林又怪乌克兰想把波兰往水里拽。各说各话,心机都在盘算,但背后那股子紧绷,才是真正的欧洲大变样。
这铁幕能不能真拉起来,得看这概念扯不扯得到地面,钱能不能烧出来,技术能不能合心合力。闲话少说一句,今天无人机还在嘶嘶叫,欧洲的防线,早就跟个老橡皮筋一样被现实拽得死死的。至于最后能不能成,您猜——这钱和心,究竟烧到谁身上了?
富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