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内蒙古中西部遭遇持续强降雨,部分地区降雨强度大、持续时间长,对蔬菜生产构成严峻挑战。在此紧迫之际,中国农科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内蒙古乌兰察布工作站迅速响应,深入一线,凭借精准预警和科学预案,有效减轻了示范基地的灾害损失。
强降雨导致多地农田积水,蔬菜受淹或染病,田间管理和运输受阻。面对极端天气,科技成为防灾关键。在强降雨发生前一个月,专家团依据长期气象预报,向和林县示范基地发出预警,并建议建设高标准排水渠。基地迅速落实,建成完善排水系统,使该基地在特大暴雨中基本无积水,生产未受严重影响;在乌兰察布市实验基地,针对正值结球关键期的大白菜,专家团在雨前周密部署,根据预判,指导基地提前喷洒防治软腐病的农药春雷霉素,并进行硫酸铜灌根处理,有效预防了高湿环境下的病害爆发,防控效果显著。
目前,强降雨影响仍在,部分区域通行困难。专家团成员克服交通阻碍,持续辗转于各受灾点和示范基地,进行灾情评估、技术指导和补救措施部署,为更大范围抗灾复产提供科技支撑。在此次强降雨考验中,中国农科院蔬菜产业专家团的前瞻预警和扎实科技措施,为内蒙古核心蔬菜基地筑起了坚实的“科技堤坝”,显著降低了灾害损失,凸显了科技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核心作用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)
富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